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省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专家组认为,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装备设计合理、运行稳定,试验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可以作为未来海上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重要发展路径。
5月初,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宁夏中卫市,上半年3万亩的治沙任务提前一个月就完成了。
近日,我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XS-1000D在广州正式投入运行。
目前,生物大气治理技术在德国、荷兰、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已广泛应用,生物过滤、生物滴滤技术使用较为普遍,技术已经成熟。
5月3日,《自然》杂志发表我国科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高效制备醋酸(又名乙酸),找到一条乙酸绿色生产新路径,揭开“零碳”制造梦想的一角。
4日,记者从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获悉,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下发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该证书由舜丰生物获得。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设施栽培课题组副研究员闫妍博士及其团队在《总环境科学》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为日光温室番茄种植提供了一种全新配方的PBAT/PLA腐殖酸生物降解地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徐强教授与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有前途的碳捕获和存储方法,首次用二氧化碳作为客体分子模拟二氧化碳水合物结构,使用廉价的硫酸胍与二氧化碳共结晶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实现环境温度压力条件下二氧化碳可逆的捕获与释放。
记者日前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高端超薄取向硅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金属学会委员会评审鉴定后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国内首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八通蓄压器,近日成功通过冷冲击试验和1.4兆帕液压试验,标志着该集团一院211厂已成功突破和掌握了八通蓄压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并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